田园变景区,农家变客舍!青林村乡村旅游趁“热”升级

  田园变景区,农家变客舍。近年来,高坪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推进农旅融合发展,让乡村走出一条致富路。  位于高坪区都京街道办事处的青林村依托百年柑橘种植优势,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效益。近年来,为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,青林村吸取经验引进新产品,开发旅游项目,届时将实现村民收入与生活效应倍增。

1.jpg

融合共生 共享的美丽田园风景线

  时下正是柑橘挂果的季节,走进被誉为“果州之源”的青林村产业园,白墙黛瓦的新村楼房与道路两旁黄澄澄的柑橘果树交相辉映,恍然间,景区就是农园,农园就是景区。
  缓步进入橘园,一担担、一车车采摘柑橘从园林间运往出来,橘农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。“近年来,乡村发生了变化,公路修好了,柑橘引进多个新品种,现在顾客来旅游,能够把车子开到家门口,将柑橘整车带走。”60岁的杨仁志正与妻子在园里手拿倒钩钩着树上的果子,种植柑橘40年的他是青林村柑橘变迁的发言人。

2.jpg
  年轻时,杨仁志将家里近三亩田地种上了柑橘。多年前,家里只种广柑,一斤广柑只能卖到六角多,收效甚微。如今,杨仁志借着村上引进新品种势头,成为改良品种的第一批农户,在园里新种三四个新品种,如今每斤能卖到近两块,一年光是广柑就可以收入6万多块钱。

  据了解,青林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柑橘园,柑橘发展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如今,在青林村沧桑橙园内还保留300颗百年柑橘树,见证青林发展。建国后,为方便柑橘销往,青林村在嘉陵江边修建了码头。即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,青林村也面临着种植“瓶颈”。

  青林村退休党支部书记腾明骏介绍,2004年,实行高换,果子、果形又大又好,前几年来游玩的人比较多,但现在青林村柑橘树大面积老化、柑橘品种单一、质量不高,消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,也锐减了全村的经济效益。

  砍掉老树发展新品种?还是保留传统种植,让百年柑橘种植得到传承?村上做了决定。

  在青林村柑橘园内,一片个大饱满、色泽鲜亮、栽种整齐的柑橘园引人注目,都京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侯钦文介绍,为了解决村上柑橘种植问题,青林村鼓励农户种植新品种、也建议农户保留传统柑橘种植,让两者相结合即产生品质经济效益也带来观光旅游价值。

  今年以来,园区建设发展加快了步伐,青林村对园区果园约1000亩柑橘树进行了标准化管理,进行了施肥、除草、开沟等措施,还在林下套种南瓜、紫薯、冬菜等农作物,年产值达500万元,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,带动农户人均增收500元。现在园区主要柑橘有血橙、南良3号、椪柑、血脐等品种。

3.jpg

创新升级 青林村开创一番新天地

  改良新品种从品质上解决了种植户的难题,开办橙花节、采果节研发旅游新项目则是从面上解决青林村农旅发展,留住客人。

  在顺江乐农家乐门口,几名游客将刚采摘的柑橘装进后备箱。顺江乐农家乐老板张平看着顾客光临,招呼着客人进门喝口茶坐一坐。

  “以前青林村道路不便,年轻人都外出打工,收入也不好。发展乡村旅游后,带动了效益,许多年轻人也回乡发展。看着多个农家乐开设,及时竞争大了,但收入也增加了,农家乐和我们的产业柑子一起,一年可以达一二十万,”张平说道。

  自2004年,青林村便利用自身柑橘产业优势与深厚文化资源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近十多年来,开办的橙花节、采果节等吸引着远近游客前来游玩,农户在种植柑橘的同时也将院落改为农家乐,全村目前有农家乐二十余家,年接待游客10万元余人,带动了全村土特产品销售,年收入200万元左右。

  近年来,随着游客增多,需求也不断增加,原有的旅游发展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基础设施比较陈旧落后、旅游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,让观光游客也只做片刻停留。
  青林村党员干部认识到,乡村旅游要长效持久得到发展必须改进乡村旅游发展模式。

  都京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侯钦文表示,用好村民自治、一事一议等相关措施,把群众的集资与上级项目资金相配合,改善基础设施,激发群众积极性,科学合理规划,分区分片改良柑橘品种,现已引进滑翔伞及水上娱乐项目,相关细节正和业主洽谈中,项目实施后,将极大地改善该村单一的旅游格局,给群众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。


内容来自掌上高坪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

这里摘柑子可以哟   这个季节正是摘柑子的好时候

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